1395年68岁朱元璋去看望70岁老友汤和,朱元璋一进门资金杠杆股票,只见汤和已中风,不能说话了,直流口水,来看望汤和之前,朱元璋刚刚诛杀了宋国公冯胜,明朝开国六公爵一个不剩,汤和用一种乞求的眼光看着朱元璋,好像在问陛下,您真的一个都不留吗?
1395年,朱元璋已年逾六十。一天,他前往探望昔日老友汤和,后者当时已年高七十。朱元璋走进汤和的房间,看到的情景让他不禁沉默。
汤和由于中风,已经无法言语,口水不止地流下,面容显得痛苦而无力。尽管身心衰老,但那双眼睛中依然闪烁着深情与哀求。朱元璋站在床前,心中不禁回忆起与汤和并肩作战的岁月。
此时,朱元璋刚刚下令诛杀了冯胜,彻底清除了昔日开国六公爵中的最后一位。眼见昔日战友如今病入膏肓,朱元璋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些曾经共同打拼的日子。汤和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无言的哀求,似乎在问朱元璋是否真要将曾经的功臣一个个清除。
汤和,字鼎臣,濠州凤阳县东湖里人。他自幼便失去了双亲,童年时便表现出了不同于常人的气质和能力。尽管家境贫寒,汤和的聪慧和勇武让他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。
少年时期,他便组织起村中的伙伴们进行骑马射箭的练习,显示出早期的军事天赋。渐渐地,这种天赋为他日后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基础。
至正十二年,汤和加入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,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。凭借过人的勇武和谋略,他很快在战场上崭露头角,并因作战骁勇升为百户。接着,他参与了对濠州定远县的攻占,战功卓著,升任千户。
彼时,朱元璋尚在皇觉寺为僧,但在汤和的劝说下,朱元璋毅然决定加入起义军,投身于推翻元朝统治的洪流之中。尽管汤和的军职低于朱元璋,但他并未对此表示不满,而是全力支持朱元璋的指挥,凭借其谨慎、沉稳的性格,逐步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。
随着战事的不断推进,汤和的军事才干逐渐得到朱元璋的认可。他不仅在多次战斗中表现出色,还因其忠诚与智慧,逐步晋升为万夫长、管军总管、统军元帅等职务。
至正十七年,汤和率军攻占常州,并驻守在该地,与张士诚的势力形成对峙。此后,他多次击退张士诚的进犯,为朱元璋的逐步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至正二十五年,汤和协同徐达、常遇春等人成功攻克平江,并生擒张士诚。此役标志着南方大部分地区的统一,也为朱元璋建立明朝奠定了基础。
此后,汤和被封为左御史大夫兼太子谕德,阶荣禄大夫,职权和荣誉双丰收。至正二十七年,汤和担任征南将军,先后平定了方国珍和陈友定等叛乱势力,为国家的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。
洪武元年,汤和再度展现出他的军事才能,在攻破延平府并活捉陈友定后,他继续随徐达西征,成功平定关陇地区。次年,洪武三年,汤和随徐达征讨宁夏、山西,屡次凯旋,最终被封为中山侯,并晋升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。
然而,汤和的军事生涯并非一帆风顺。洪武四年,他被任命为征西将军,负责征讨明夏政权,但在随后的北伐战斗中,汤和与徐达都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,但朱元璋并未追究他们的责任。之后,汤和继续为明朝效力,先后在北平、彰德等地驻防,屡次打败北元的残余势力。
洪武十年,凭借其多年的战功和卓越的忠诚,汤和被晋封为特进光禄大夫、左都督、左柱国,并封信国公,成为朱元璋的得力辅臣之一。
洪武二十一年,汤和意识到自己年事已高,且朱元璋并不希望将军长期掌控兵权,遂主动请求卸下兵权,告老还乡。朱元璋对汤和的辞呈感到高兴,立即批准,并为其在凤阳修建府邸。
虽然汤和已经辞去军职,但当时倭寇骚扰沿海频繁,朱元璋依然派遣他巡视江浙一带。汤和巡视后,决定在沿海地区设立59座卫所,以加强防守。这些卫所的设立,使得倭寇难以进入,沿海地区的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。
到嘉靖年间,东南沿海依然饱受倭寇侵扰,但汤和所筑的城防坚固,成为当地人民赖以自保的屏障。许多人感念汤和的功绩,特地为他建庙祭祀,并在庙中奉祀他的神像,以示敬仰。汤和的贡献,不仅在于军事上的成就,也在于他为百姓安宁所做的长远安排。
洪武二十二年,汤和所负责建设的卫所全部完成后,他正式告老归乡,但依然每年一次上京朝见,继续保持与朝廷的联系。正月初一,洪武二十三年,汤和在给朱元璋拜年时突发急症。
朱元璋亲自前往探视,但汤和的健康状况未能好转,最终在洪武二十八年病逝,享年七十岁。朱元璋为了表示敬意,罢朝三日,并追封汤和为东瓯王,谥号襄武,功臣祠中立有汤和的肖像,并配享太庙。
参考资料:姚富祥编著. 《每天读点中国史》 2018资金杠杆股票